2023-02-22 12:37:50 来源:扬州日报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央视《一城一味》节目报道『时刚忘不了』老鹅店
姐弟俩坚守17年烹出『忘不了』味道
(资料图片)
时翠萍和时刚姐弟俩。盼盼摄
扬州老鹅。
说起扬州的招牌美食,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扬州老鹅必不可少。在人来人往的梅岭西路上,一家名为“时刚忘不了”的扬州老鹅店,凭借一只只皮薄肉厚、口口入味的盐水鹅,赢得了很多市民和外地游客的青睐。
17年的四季流转里,这家由时翠萍和时刚姐弟俩苦心经营的老鹅店从路边摊跃升为网红店。姐弟俩出身农村、白手起家、起早贪黑,脚踏实地经营,在扬州这座“世界美食之都”坚守下来。
最初一天只卖三五只老鹅,生意惨淡
今年50岁的时翠萍是仪征刘集镇古井人,说起自己和弟弟时刚创业卖老鹅的往事,她眼里有点点泪光在闪烁。
“我们没读过多少书,初中毕业后,就去河北打工了,直到2006年,母亲因脑溢血住院需要照料,我们姐弟俩才拖家带口回到了老家。”时翠萍说,回来了就得找事干,思来想去,她有了和弟弟一起摆摊卖老鹅的想法。
“扬州老鹅是一绝,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爱吃。我和弟弟打工在外,也经常怀念家乡的老鹅味道,加上弟弟之前是冷菜、熟食厨师,我也曾学过盐水鹅制作工艺,我们做起来也更好上手。”有主见也有行动力的姐弟俩随即向同村做盐水鹅多年的亲戚学起了手艺。杀鹅、剃毛、卤制……有过一定基础的姐弟俩学起来很快,两个月后,便在扬州莱福花园小区附近摆起了摊。
“前期杂七杂八花了近10万元,我们一大家子忙前忙后,可是起初并不顺利。”时翠萍说,那时候,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只能卖掉15只老鹅,很多时候只卖三五只。“每天出摊都在亏本,父亲和弟弟开始打退堂鼓了。我就告诉他们,做生意是有过程的,既然我们做了,就不能轻易放弃,要做出点名堂来。”时翠萍成功说服了父亲和弟弟,之后一家人从原料选择、味道把控等方面不断总结经验,在交了不少“学费”后,慢慢地,他们的生意逐渐红火了起来。
逐渐站稳脚跟,如今一天能卖上百只
2007年,为了让自己做的盐水鹅能被更多人喜爱,时翠萍和时刚来到了老城区靠近史可法纪念馆、天宁寺等景点的梅岭西路定点摆摊。
“这里除了老扬州多,外地游客也多,我们生意也更好做。”时翠萍说,来到梅岭西路后,他们每天都很忙碌。夜里1点在仪征老家的小作坊里现杀老鹅,再用老卤煮上3个多小时,之后把做好的盐水鹅运到扬州,9点半准时出摊,一天要卖8个多小时。因长年累月和刀剪、锅炉打交道,他们的双手被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还有许多伤疤,都是做盐水鹅不小心剪到手或者烫伤留下的。为了铭记摆摊这些难忘的日子,带有弟弟名字的“时刚忘不了”招牌亮相了。
这些年来,姐弟俩凭借高品质的原料、干净卫生的环境和贴心的服务,逐渐在扬州站稳了脚跟。“我们只选用300天以上的公鹅,毛重9斤至11斤,煮鹅用的都是老卤,加上恰好的火候,做出来的盐水鹅相当入味,且有嚼劲。”时翠萍笑着说,只要用心去做,顾客就会认可,这些年来,一天卖出上百只成为了常态,排长龙买老鹅的场面也时常发生。今年春节前后,他们整整忙了一个月,每天卖出盐水鹅800多只。
“十几年了,就爱吃他们家的。”退休前曾在梅岭西路上班的佘奶奶是“时刚忘不了”老鹅的忠实粉丝。她说,以前下班路过摊子,经常买一份带回家,现在退休住得远了,但只要想吃了,下雨天都会专门过来排队购买。
他们的店铺获评省“名特优”小作坊
随着顾客越来越多,“时刚忘不了”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先后被央视《一城一味》节目和上海电视台《新旅途》栏目报道。姐弟俩还为“时刚忘不了”注册了商标,并租了门面,开始了外摊里店的新模式。他们位于仪征老家的“时翠萍熟食店”,于2022年获批江苏省“名特优”小作坊荣誉称号。
“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但所有的辛苦都值得!”时翠萍说,时光坚守中,小作坊从最初的4间屋扩建到现在的10多间,并为村里的乡亲父老提供了10个用工岗位,买鹅、杀鹅、煮鹅、包装、出摊等走上了规模化经营。
“但很多事,我们全家人依然亲力亲为。”时翠萍说,直到现在,她和弟弟依然保持着早起晚睡的生活节奏,用心把控着每一只盐水鹅的品质。另外,姐弟俩的盐水鹅还紧跟潮流,开通了线上销售渠道。
“外卖、微信朋友圈等销售渠道,我们都在做,是我儿子帮忙的,年轻人点子多,接下来他还计划开淘宝旗舰店,让全国各地的朋友都能吃到我们的老鹅。”说起未来的计划,时翠萍满怀期待,她说,会继续和弟弟沉下心来把每一只盐水鹅做好,让家乡的美食成为更多人“忘不了”的扬州味道。
通讯员张文玲记者史盼盼
标签:
- 加快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 启动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试点很必要
- “双减”后如何在满足学生多样需求方面做“加法”?
- 处于生理活跃期且心理发展不成熟 高校开设公共卫生必修课很必要
- 价格低于相应蔬菜零售价 西安投放约1万吨政府储备蔬菜
- 深受年轻消费群体所青睐 国潮风商品成为年货新选择
知识
- 他把银行卡卖给骗子,“黑吃黑”“截胡”十万元
- “老司机”4S店试驾豪车 结果油门当刹车撞了
- 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4万个
- 发动巡河志愿者2万余名 “用心护好每一条河”
- 假客服的套路:伪装成大平台客服,层层布局引人上钩
人物
- 浙江两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无新增本土阳性感染者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18千米
- 抵返哈尔滨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浙大紫金港校区已解封 有7337人有序离开该校区
- 2021年广东省第七届风筝锦标赛落幕
- 黑龙江讷河市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目前讷河市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南头古城,搭建深港澳三地文化创意活动交流平台
- 重庆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推进至全市26个区县
- 四川省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立案审查调查省级政法机关干警58人
- 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部门“云签约”长江大保护倡议书
- 古老长城重焕新生机
- 藏不住了!你同事里有许多“武林高手”……
- 浙江杭州2例无症状感染者系感染德尔塔变异株
- 喜马拉雅的深情和誓言
- 浪漫之城打造山海城一体新地标
- 让老年人更适应数字生活
- 内蒙古通辽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
- 徐州无新增确诊病例 核酸检测55515人结果均为阴性
- 甘肃培树“农家巧娘”增技能:返乡创业掌勺又“掌柜”
-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一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上海本轮疫情涉及闭环管理的医疗机构全面恢复门急诊
- 青年学生成艾滋病感染高发人群 “社会疫苗”如何打?
- 内蒙古满洲里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当地开展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 江西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上饶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中老铁路上会四国语言的列车长:用心维护中老友谊的桥梁
- 海南首次发现有环志的世界极危鸟种勺嘴鹬
- 一场“网络劝生者”和“网络劝死者”的战役
- 内蒙古通辽新增本土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各1例 轨迹公布
-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姚庆艳接受审查调查
- 宁夏4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已治愈出院
-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发现2名初筛阳性人员
- 生活在闹钟里的丈夫:自己迟一秒,渐冻症妻子就会多一分疼
- 辽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零新增
- 11月28日16-24时,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现有防疫工具还有效吗?
- 黑龙江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 这辈子一定要去趟这个公园 在这里“有种爱叫放手”
- 那年今日 | 一张漫画涨知识之11月29日
- 寒潮预警!我国中东部迎大范围降温 黑龙江等地降幅可达12℃
- 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 华北黄淮等地有雾和霾天气